园林中的方池欣赏随想|学问铺
作者:匠心(本文获作者授权)
□
| 正 文 |
在今日可见的各类中国传统园林中,我们能看到曲池、方池、半月池、圆形池等多种形态。半月池常为书院所采用,而圆形池又似乎是寺庙放生池专利。这两类池都带有着很强烈的功能性和文化象征性。但偶尔我们也能看到书院的泮池和寺庙的放生池为方池所取代。这类方池往往为礼制和中轴线所控制,其强烈的秩序性,功能性和程式化使其失去了被进一步玩味的可能性。还有一些方池则位于住宅庭院内,以点缀的方式居于庭院中心,或中轴两侧。这些方池中确实传达出一种理性的精神。
但也并非所有的方池都如此。
绍兴青藤书屋原系徐渭故居,其前天井中留下了一口尺度较小的明中后期的方池。徐渭的《青藤书屋八景图记》〈1〉中记载
藤下天池,方十尺,通泉,深不可测;水旱不涸,若有神异,额曰⎡天漢分源⎦。
方池通泉,水旱不枯。池栏乃空透石质,三四百高,角部设有望柱。最引人入胜之处是,池水隐隐没入建筑底部,形成一处动人的灰空间。而在感知上这样的处理让人产生活水不尽之意。无论是历史的考辩还是形式本身都让人有高古不凡之感。
方池最迟在魏晋时期已经出现,它和中国第一书法家王羲之有莫大的关系。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它的著名散文《墨池记》〈2〉中写道:
临川之城东……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
至今在绍兴的戒珠寺(王羲之故居)前仍有墨池留存。
在比王羲之小两辈的谢灵运那里“方池”也曾在其诗文中不时出现。其中被认为描绘了魏晋园林特色的《山居赋》〈3〉写道:
入洞门有方池,约一平方米。自屋内地板内伸出,有小方石柱撑住地板,上刻⎡砥柱中流⎦。
在青藤书屋方池中,亦有砥柱中流的字迹,这不知是历史巧合,还是明人的方池审美意趣借鉴。还有当时的另一位诗人谢眺在《奉和随王殿下》〈4〉一文中也写道:
方池含积水,明月流皎镜。
无论是王羲之的墨池故事,还是谢灵运方池在空间转换中的氛围的描绘抑或谢眺方池明月意境的表达,都和礼制、理性、程式没有什么关联。其实在魏晋南北朝的诗文中也有很多处提到曲池。如南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杜门清三迳。坐槛临曲池。凫鹄啸俦侣。荷芰如参差。虽无田田叶。及尔泛涟漪。"既然是坐槛临曲池,就说明曲池在当时也已经不再完全是自然的产物而已经有了一定的建造技术。
《洛阳伽兰记》 更为全面的描绘了北魏时期洛阳私家园林的盛况,其中就有对曲池的记载:
“高台芸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5〉
这就表明在南北朝时期,曲池造园已经遍及各家权贵富商门庭。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杨炫之本可以回避池之形式,如写成“花林池沼”。但却偏偏选择了“曲池”。这很可能与当时洛阳城中曲池的主流审美有关。既然曲池营造已经到了“园园而有”的地步,那么很可能曲池建造的技术壁垒在那时候就已经被突破了。
作为对中国后世山水园林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转型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方池和曲池的设计都已经开始被刻意经营,那么至此以后方池和曲池的选择很有可能不再是技术决定论,而更可能的是审美决定论。
中国传统园林的建造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后世刻意模仿前人的名家园墅,其中以王羲之的墨池和流觞曲水为代表的兰亭造园模式为后人广为传扬和模仿。谢灵运的始宁墅模式虽没有后人以此为蓝本造园的案例,但有关始宁墅的大量诗文则为后世造园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可供想象的范本。其中出现的方池又怎么不会有后人在局部造园中进行模范和想象呢。如北宋苏轼咏谢公“清晨振衣起,起步方池侧。徘徊俯丹楹,倒影见欹仄"。即可证明后人心中方池现象和谢灵运之间的文化关联性。
唐代的白居易又为后世方池园林提供了一个新的模板。“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6〉(《庐山草堂记》)在乐天的诗中方池是一派融于自然的模样。
而在宋代,宋诗宋画和文献中提及了大量的方池。其中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最为著名。顾凯老师在其文中认为方池的形式选择和理学有很大关系。〈8〉笔者认为这种嫁接是待商榷的。首先方池欣赏的传统自魏晋即有,并不是始于宋;其次很多与礼制,中轴线扯上关系的方池确实有理学思维的渗透,然而严整有序的中轴线建筑群布局方式并不始于宋代,方池在礼制建筑的出现也不可能始于宋代;再者还有大量颇有佳趣,与环境合一的方池非但不是理性的象征,反而体现出一种与曲池截然不同的场所意境。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真的是理学思想影响了方池欣赏的普及,那么又如何解释宋代存在的大量曲池。在宋以前由于实物,文献的各方面匮乏,很难去讲当时是否在造园思路上有方曲之争,或者何者为主流。宋代同样如此,但是笔者觉得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为我们透露一些宋代的讯息。
鲍沁星在《两宋园林方池现象研究〉一文中指出“宋代皇家园林池塘在营造过程中,很重要的特点是追求⎡大⎦和⎡方⎦。”〈9〉北宋皇家园林中的金明池即是一个大方池。从张择端留给我们的《金明池争标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方正的轮廓。整个金明池由一面建筑和三面院墙围合,院墙侧岸线较为平直,而建筑侧则通过不断的凹凸进退的折线制造出了空间的层次和主次景观组。这种简繁岸线对比也强调出空间的主次。实际上与大方池对应的这组建筑群是一组控制大方池的元素,它让大方池不至于变得大而无当,失去尺度。这种凹凸的折线甚至将水中之岛变成了十字形。这种对进退,凹凸变化的追求我们今天依然可以从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这组景观中看到相似之处。
如果不是对岸线形式已经有了认识和追求,又怎么会将这种进退求变的手法运用得如此极致呢。
金明池争标图
西湖平湖秋月
北宋最为著名的皇家园林当属艮岳,艮岳中最大的水面称大方沼.。宋徽宗《艮岳记》记载“上下设两关,出关下平地,有大方沼,中有两洲,东为芦渚亭曰浮阳,西为梅渚亭曰云浪,沼水西流为凤池,东出为研池。”由于艮岳没有图的记载,因而目前对于它的种种形态都只是推测,其中大方沼是否为曲池还是方池也并无定论。然而其得名大方沼,名字和形态之间应会有相应的对应关系,方池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南宋皇宫后苑中水池最著名者当为大池。虽然此池并没有文献记载是否方曲。但鲍沁星通过宋画中所绘的此池的冰山一角推测出其应为直线型岸线。
李嵩《汉宫乞巧图》:直线型岸线
南宋马原《荷塘按乐图》:直接型岸线
两宋皇家园林中还有许多其他方池被各类文献所记载。也许提起两宋皇家园林中的方池现象,人们普遍又将礼制,正统往其身上套用。但是今日大量留存的清代著名皇家园林以及推崇备至的圆明园皆采用“师法自然”的曲池。世所公认的是清代皇家园林受到了当时江南园林的很大影响,是当时主流文化的产物。那么反过来说,流行于两宋皇家园林中的方池也极可能是当时主流文化的产物。虽然方池和曲池都存在,但是社会的倾向性很可能是方池造园。
鲍沁星文章中还指出了两宋方池造园对朝鲜园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只有当时主流文化才会输出和传播,应该说这点也可以反向证明方池在两宋社会的流行。
两宋私家园林目前所存的极少,很多也都在后世经过了涂抹,不能看清真貌。但一些偏远地区的园林中却能令人看到两宋园林的一些精髓。
今天位于浙江楠溪江中游的许多古村落,其木构制法,村落园林的设计都被认为具有宋代遗风。其村落园林中的理水展现了古人的伟大智慧。最为特别的是大量的方池现象。这些方池已与古村落,与当地的山峦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由此也可以说明,两宋的方池造园已深入到社会的最基层单元之中。若不是主流的造园意识又何以有这样的传播深度。(明清以后崇尚曲池之风,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组织结构中。)
芙蓉村,中心村落园林
岩头村,水亭祠
岩头村,水亭祠
一些好的方池为何总被评价为有古意,而一些好的曲池,似乎总是那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可是在上文中笔者已经谈到其实曲池和方池手法开始有意识的成熟运用可能都在魏晋时期。更进一步讲,笔者以为曲池的出现一定早于方池,因为在自然界中曲池是必然存在的,古人在造园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之时定然先是利用自然现有的元素。而方池的出现有可能是古人在造园思路成熟起来的时候刻意追求,有意为之的结果。特别是到了两宋时期,很可能方池园林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并一直延续至明代中叶。
但是也许在明以后方池经历了一段泛滥期,所以在明末计成等人才设法要除掉造园千篇一律的方池形态,而执意将主流造园思想往曲池发展。顾恺指出了很多苏州园林在明末经历了由直改曲的过程。大概是《园冶》理论诞生之后,曲池的重要性开始超过方池,并最终一统天下。
当今学术研究的动向和历史的复杂性都让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结论。方池和曲池可能有着不明原因的起源,并经历了长久的并存,在审美和技术的双向选择之后,曲池最终PK掉方池。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技术发展和审美趣味追求的结果。面对类似这样的简单结论,笔者是质疑的。这不是研究而得的,而似乎更像一个预设好的结论。
但是事实远远不会是这样线性的历史观。笔者联想起一些历史的细节,或许对于更为开放的研究园林史更有帮助。苏州人计成和山阴(今绍兴)人祁彪佳两人几乎为同一个时代的人物。可以想象当时计成以曲为美的造园思想已经广为流传,而制造曲池的技术也已经完全成熟了。但是在祁彪佳自己建造的寓园中,占据中心地位的让鸥池居然是由规则岸线和自然岸线共同呈现的。而另外一口水池却在《寓山注》一文中明确的点名是方池。
以往的园林史研究结论中,笔者总有一种感觉,似乎计成的造园思想在晚明时期已经到了独步天下的地步。同样醉心造园的祁彪佳难道没有听说过计成这位造园家吗?这让笔者不得不联想到园林的地域性问题。杭绍园林多方池,有宋明特色,在信息和技术流动性并没有那么大的古代社会,方池和曲池的争辩和选择会不会只是各处不同的地方园林面对各自独特的环境和技术条件做出的选择呢。
杭州玉泉观鱼池的民国旧照,此为典型的园林方池
"玉泉鱼跃"为西湖十八景之一
杭绍佳山水,造园多在山林湖泊等自然环境中。自然已经提供了天然的曲线,在这种环境中求方求正求几何型反而变得更为可贵;而苏州园林多造园于平原环境中,苏州城池的方正反而衬托了园林曲池的人工自然之美。笔者认为这是两地园林从各自的地域环境出发的审美意趣选择。这种选择最终形成一种地域潮流。
说明:
本文仅仅是读顾恺和鲍沁星的两篇写方池园林文章之后的小感和一些猜想……方池研究在当今的学界非常不足,其起源,发展和为何被采纳又为何会在明清以后全面衰弱和削减,都仍然是谜团。仅以此文抛砖引玉。
__完__
参考文献:
〈1〉 郭银星编选. 唐宋明清文集 第2辑 明人文集 卷2.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宋秋芬著. 中国古代哲理美文精华.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6.
〈3〉、〈4〉金午江,金向银著. 谢灵运山居赋诗文考释.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9.03.
〈5〉范祥雍校注. 洛阳伽兰记校注.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08.
〈6〉(唐)白居易著孙安邦,孙蓓解评. 白居易集.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02.
〈7〉(宋)谢枋得选. 千家诗全鉴 典藏版.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5.06.
〈8〉顾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方池欣赏:以明代江南园林为例[J].建筑师,2010,(第3期).
〈9〉鲍沁星.两宋园林中方池现象研究[J].中国园林,2012,(第4期).
图片来源:
文中画作和芙蓉村照片来自百度,玉泉与平湖秋月照片来自google images,其它照片为作者自摄。
作者介绍:
由作者|匠心|图文供稿
九樟学社编辑部
| 版权声明 |
本文版权归九樟学社及其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或投稿,请联系后台
| 联系邮箱 |
jiuzhangsociety@gmail.com